元嘉这个上师不过是透露了一点口风,根本不需要她们具体拿出什么来,只需要将家里的“忤逆子”压下。老太太们响应非常积极。
关于具体实施的地点,太子妃的手笔很大。
本来按照元嘉的想法是直接在吴州城里选一个地方,但是太子妃直接纤纤细指一点,指着距离吴州不远的一个镇:“就这儿吧。来的时候路过,还不错的地方。”
在太子妃看来还不错的地方,元嘉之前也去过,但根本就没有沾上不错的边,唯一的不错大概就是距离吴州不过半天路程,一天就能够往返,还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贯通。可是这个名叫宝兰镇的小镇,却奇怪地没有发展起来,甚至规模比起西南的一些小镇都有所不如。
元嘉周边一些地方都去过,自然不会漏了宝兰镇。在他的眼中:“宝兰镇这地方有些凶险啊。不过用来安置妇人倒是不错,就是得请大嫂稍稍等上几天。”
太子妃一笑:“就知道元弟有办法。”那么多妇人要保障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中安置。吴州城内显然不会有那么大的地方,若是在别处,却又没有吴州城那么安全。选择宝兰镇,太子妃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关于宝兰镇,吴州地区的各种传言数不胜数。没有一样是好的,甚至连流寇都不会去宝兰镇。
她选择宝兰镇,也是赌一把元嘉有本事解决。不然的话,她其实还有其它几个选择,现在倒是不需要说出来了。
元嘉的手指飞速地动了几下,就向太子妃告辞回家去准备了。至于一些前置工作,太子妃也是那么多年的主母当下来,简直各种利落。
他不由得想起那位还在地牢里的未央公主。人跟人之间,怎么就差那么多呢?
☆、 第一百十七章 宝兰镇
在这天下一片大乱的时候,宝兰镇却处于一片安静的状态之下。但是安居,并不表示就乐业。哪怕是在宝兰镇岁数最大的人眼中,宝兰镇就没有什么乐业的时候!
宝兰镇的历史很悠久,是真正的千年古镇。从地方志上可以看到,宝兰镇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候,那会儿还没有吴州城什么事情呢。
但是也因为那份辉煌,后来宝兰镇遭受了无数的劫难。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型战争就不下数十,各种小型战役就更加不用说了。如今宝兰镇,包括下辖的十二个村子,都曾经做过主战场。如今虽然重建了,但是那些影响还在。
总体来说,宝兰镇这地方邪性。
除了祖祖辈辈在这地方的人之外,根本没有人迁进来。要不是受限于户籍和能力,恐怕宝兰镇早就已经迁得一个人影都看不见了。
现在有人出钱让他们搬迁,这简直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伴随着战争,现在吴州地区收归国有的空置房产和土地多不胜数。拆迁安置嘛,元嘉就算没经历过,也是耳熟能详,关键宝兰镇这地方一个钉子户都没有。要不是搬家还需要时间,搬迁大概能在一个礼拜之内搞定。其实就算如此,花费的时间也就是半个月罢了。
当初被任命的“拆迁办主任”,在交任务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精神恍惚。
他以前一直的观念就是故土难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拆迁这种事情,在他看来是挺缺德的。这可不仅仅是把甲地的人挪到乙地那么简单,还有世世代代的祖坟要迁。祖坟是能乱动乱迁的吗?还有祖宅呢?
祖坟的事情,元上师亲自出马,分分钟搞定。
他在距离集中安置的附近一处地方,划了一块风水还算不错的地,作为公墓,将这些坟茔全都迁入。阴宅阳宅的要求截然不同,倒是没有发生和活人抢地这样的事情。只是这样的工程量不小,死人的搬迁工作倒是比活人要慢得多。
只是等元嘉到了宝兰镇的时候,整个镇子几乎已经空无一人。一个人……一队人走在这样的镇子里,忍不住连说话的声音都放轻。
一群官吏看着自己年轻的顶头上司,一手拿着罗盘,一手不断掐算,在宝兰镇附近的各个地方放上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很快一起拉过来的一车东西消耗殆尽。
元嘉身边跟着的是吴州最大的寺庙静云禅院的主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这会儿跟个刚入门墙的小沙弥一样,不错眼地看着元嘉的各种施为,但凡看到元嘉有点空了,就会见缝插针地请教几句。
这样的场景,几个官吏已经看了好几天,却还是很惊讶。虽说世界上有天分这种东西存在,可是老和尚的名声就是在京城也是响当当的,难道老和尚的本事竟还不如元嘉?老和尚的年纪给元嘉当爷爷都够了。
老和尚虽然谦恭,元嘉却也不拿乔。无论本事如何,老和尚是真的做到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和那些沽名钓誉的完全不一样。
静云禅院香火鼎盛,寺庙里的和尚们日子却过得很清苦。元嘉去请人的时候,寺庙里收容了不知道多少流民,大部分还是身染重病,都是和尚们在照顾着他们。
老和尚身为静云禅院的主持,也就外面的僧服是好的,偶尔露出的里面的中衣都是打过补丁的。
是以,老和尚有什么问题,元嘉总是尽心解答。
没一会儿,一个中年和尚过来说道:“上师,师傅,外面已经布置好了。”
一行人移步到了镇子外面。
静云禅院的大小和尚几乎都聚集在外,随着中年和尚和老和尚的入列,全都跟着念起了往生咒。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更何况超度算是和尚的基本业务之一,所有人都很熟练。
在元嘉的视线中,笼罩着整个宝兰镇范围内的血煞之气,也伴随着诵经声逐渐变浅,最后消散。
气运珠:完成任务功德无量,开启《杂学(二)》。
诵经声静默的时候,已经是夜幕笼罩。天空中繁星点点,四周一片静谧。陪同的官吏们在元嘉的主持下,亲自动手做了一顿丰盛的斋饭。
这年头会做菜的男人极少,官吏中能掌勺的只有元嘉一个人。其他官吏们忙着打下手。
老和尚带着一群和尚过来排队领饭。
一个小吏突然说道:“好像没了那种后背发寒的感觉。”
边上立刻就有人附和:“还真是。”
夜幕下,篝火烈烈,和尚和官吏们围着简陋的桌椅,吃着同样的饭食。
一直跟在元嘉左右的那一队人,已经给众人搭好了帐篷。
宝兰镇里已经搬迁一空。镇上的人本来就不富裕,搬家的时候恨不得连门板都拆了一起搬走,当然不会留下什么适合这么一大批人居住的地方。他们这几天也在各处行动,还是帐篷更方便一点。
元嘉看着满天星斗,听着身边的小吏汇报着明天的工作:“明天一早,工匠们就会进驻宝兰镇。第一期的家具和一些日常用品等等,已经筹措完毕;第一期的入驻人员已经等级造册完毕……”
警兆来得毫无准备。
元嘉只听到“叮”地一声,就感到自己心口被戳了一下。不疼,他知道那是自制的护身玉符,直接将这一击给挡下了。
可恶!他雕一个玉牌要很久!
只是,能挡的也就这一下。元嘉的身体反应显然更快,下意识就掐了个指诀遁开一段距离。
匕首握在小吏手上,从头到尾,小吏都没有停下汇报的声音,只是一击不中之下,让他的表情也显露出一丝错愕。小吏讪笑:“真不愧是元上师。”
关于具体实施的地点,太子妃的手笔很大。
本来按照元嘉的想法是直接在吴州城里选一个地方,但是太子妃直接纤纤细指一点,指着距离吴州不远的一个镇:“就这儿吧。来的时候路过,还不错的地方。”
在太子妃看来还不错的地方,元嘉之前也去过,但根本就没有沾上不错的边,唯一的不错大概就是距离吴州不过半天路程,一天就能够往返,还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贯通。可是这个名叫宝兰镇的小镇,却奇怪地没有发展起来,甚至规模比起西南的一些小镇都有所不如。
元嘉周边一些地方都去过,自然不会漏了宝兰镇。在他的眼中:“宝兰镇这地方有些凶险啊。不过用来安置妇人倒是不错,就是得请大嫂稍稍等上几天。”
太子妃一笑:“就知道元弟有办法。”那么多妇人要保障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中安置。吴州城内显然不会有那么大的地方,若是在别处,却又没有吴州城那么安全。选择宝兰镇,太子妃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关于宝兰镇,吴州地区的各种传言数不胜数。没有一样是好的,甚至连流寇都不会去宝兰镇。
她选择宝兰镇,也是赌一把元嘉有本事解决。不然的话,她其实还有其它几个选择,现在倒是不需要说出来了。
元嘉的手指飞速地动了几下,就向太子妃告辞回家去准备了。至于一些前置工作,太子妃也是那么多年的主母当下来,简直各种利落。
他不由得想起那位还在地牢里的未央公主。人跟人之间,怎么就差那么多呢?
☆、 第一百十七章 宝兰镇
在这天下一片大乱的时候,宝兰镇却处于一片安静的状态之下。但是安居,并不表示就乐业。哪怕是在宝兰镇岁数最大的人眼中,宝兰镇就没有什么乐业的时候!
宝兰镇的历史很悠久,是真正的千年古镇。从地方志上可以看到,宝兰镇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候,那会儿还没有吴州城什么事情呢。
但是也因为那份辉煌,后来宝兰镇遭受了无数的劫难。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型战争就不下数十,各种小型战役就更加不用说了。如今宝兰镇,包括下辖的十二个村子,都曾经做过主战场。如今虽然重建了,但是那些影响还在。
总体来说,宝兰镇这地方邪性。
除了祖祖辈辈在这地方的人之外,根本没有人迁进来。要不是受限于户籍和能力,恐怕宝兰镇早就已经迁得一个人影都看不见了。
现在有人出钱让他们搬迁,这简直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伴随着战争,现在吴州地区收归国有的空置房产和土地多不胜数。拆迁安置嘛,元嘉就算没经历过,也是耳熟能详,关键宝兰镇这地方一个钉子户都没有。要不是搬家还需要时间,搬迁大概能在一个礼拜之内搞定。其实就算如此,花费的时间也就是半个月罢了。
当初被任命的“拆迁办主任”,在交任务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精神恍惚。
他以前一直的观念就是故土难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拆迁这种事情,在他看来是挺缺德的。这可不仅仅是把甲地的人挪到乙地那么简单,还有世世代代的祖坟要迁。祖坟是能乱动乱迁的吗?还有祖宅呢?
祖坟的事情,元上师亲自出马,分分钟搞定。
他在距离集中安置的附近一处地方,划了一块风水还算不错的地,作为公墓,将这些坟茔全都迁入。阴宅阳宅的要求截然不同,倒是没有发生和活人抢地这样的事情。只是这样的工程量不小,死人的搬迁工作倒是比活人要慢得多。
只是等元嘉到了宝兰镇的时候,整个镇子几乎已经空无一人。一个人……一队人走在这样的镇子里,忍不住连说话的声音都放轻。
一群官吏看着自己年轻的顶头上司,一手拿着罗盘,一手不断掐算,在宝兰镇附近的各个地方放上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很快一起拉过来的一车东西消耗殆尽。
元嘉身边跟着的是吴州最大的寺庙静云禅院的主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这会儿跟个刚入门墙的小沙弥一样,不错眼地看着元嘉的各种施为,但凡看到元嘉有点空了,就会见缝插针地请教几句。
这样的场景,几个官吏已经看了好几天,却还是很惊讶。虽说世界上有天分这种东西存在,可是老和尚的名声就是在京城也是响当当的,难道老和尚的本事竟还不如元嘉?老和尚的年纪给元嘉当爷爷都够了。
老和尚虽然谦恭,元嘉却也不拿乔。无论本事如何,老和尚是真的做到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和那些沽名钓誉的完全不一样。
静云禅院香火鼎盛,寺庙里的和尚们日子却过得很清苦。元嘉去请人的时候,寺庙里收容了不知道多少流民,大部分还是身染重病,都是和尚们在照顾着他们。
老和尚身为静云禅院的主持,也就外面的僧服是好的,偶尔露出的里面的中衣都是打过补丁的。
是以,老和尚有什么问题,元嘉总是尽心解答。
没一会儿,一个中年和尚过来说道:“上师,师傅,外面已经布置好了。”
一行人移步到了镇子外面。
静云禅院的大小和尚几乎都聚集在外,随着中年和尚和老和尚的入列,全都跟着念起了往生咒。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更何况超度算是和尚的基本业务之一,所有人都很熟练。
在元嘉的视线中,笼罩着整个宝兰镇范围内的血煞之气,也伴随着诵经声逐渐变浅,最后消散。
气运珠:完成任务功德无量,开启《杂学(二)》。
诵经声静默的时候,已经是夜幕笼罩。天空中繁星点点,四周一片静谧。陪同的官吏们在元嘉的主持下,亲自动手做了一顿丰盛的斋饭。
这年头会做菜的男人极少,官吏中能掌勺的只有元嘉一个人。其他官吏们忙着打下手。
老和尚带着一群和尚过来排队领饭。
一个小吏突然说道:“好像没了那种后背发寒的感觉。”
边上立刻就有人附和:“还真是。”
夜幕下,篝火烈烈,和尚和官吏们围着简陋的桌椅,吃着同样的饭食。
一直跟在元嘉左右的那一队人,已经给众人搭好了帐篷。
宝兰镇里已经搬迁一空。镇上的人本来就不富裕,搬家的时候恨不得连门板都拆了一起搬走,当然不会留下什么适合这么一大批人居住的地方。他们这几天也在各处行动,还是帐篷更方便一点。
元嘉看着满天星斗,听着身边的小吏汇报着明天的工作:“明天一早,工匠们就会进驻宝兰镇。第一期的家具和一些日常用品等等,已经筹措完毕;第一期的入驻人员已经等级造册完毕……”
警兆来得毫无准备。
元嘉只听到“叮”地一声,就感到自己心口被戳了一下。不疼,他知道那是自制的护身玉符,直接将这一击给挡下了。
可恶!他雕一个玉牌要很久!
只是,能挡的也就这一下。元嘉的身体反应显然更快,下意识就掐了个指诀遁开一段距离。
匕首握在小吏手上,从头到尾,小吏都没有停下汇报的声音,只是一击不中之下,让他的表情也显露出一丝错愕。小吏讪笑:“真不愧是元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