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有了短暂的平静。
可惜好景不长,沙陀被吐蕃利诱中计,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失守。
扬袭古率两千多残兵前往西州,而后与回纥数次出兵,意图收复庭州,皆以失败告终。
而扬袭古,最后也被回纥可汗诱杀。
消息传到郭昕耳里,郭昕第一次在麾下将士面前失声痛苦。
北庭的陷落,让安西彻底孤立无援,腹背受敌,面临吐蕃的几面围攻。
不甘坐以待毙,郭昕联络回鹘部落,内修甲兵,整军备战,多次打退吐蕃进攻的同时,在公元793年发起了一次绝地反击,收复了北庭。
在配乐《英雄的黎明》雄浑悲壮,气势恢宏的烘托下,此后几年,郭昕率领安西军和吐蕃在北庭反复拉锯,攻陷,收复,再攻陷,再收复。
常年的征战,安西军人数已经不足5000,且多为老兵,极少青壮,但他们屡屡凭借地势,靠勇气和信念,挫败吐蕃。
公元803年,吐蕃再一次攻陷北庭,而这一次,安西军再也无力反击,只能退守四镇。
丢失了侧翼,安西都护府风雨飘摇,摇摇欲坠。
吐蕃则趁胜追击,进攻安西都护府驻节的重镇,龟玆,企图一战而下。
危机时,已经年近古稀之年的郭昕,再度联合回鹘,绝地反击,扭转了局势,围歼了大股敌军。
大唐在西域的统治,因此又延长了五年。
……
但安西军断绝兵源和钱粮补给,甚至连兵器铠甲都残破不堪,吐蕃攻陷四镇只是时间问题。
李城和参加首映式的观众,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郭昕和他麾下这些老兵的结局。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
冬天。
郭昕和他的安西军,只剩下龟玆一城可以坚守。
五十年的征战,历经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五朝,郭昕和千余名将士们,已经垂垂老矣,满头白发。
吐蕃不敢掉以轻心,调集大军,合围龟玆。
城墙上,已过古稀之年的郭昕,身穿残破的明光铠,远眺如临大敌、渐渐围拢的敌军,唏嘘一笑。
当初从长安随他而来的那200人队伍,经过五十多年的征战,只有两人还活着。
此时两人站在郭昕身后,弓腰驼背,骨瘦如柴,但提刀的手依旧有力,青筋暴起。
一如当年一样,只要郭昕一声令下,他们就会义无反顾的迎敌。
天空乌压压的,不知何时飘起了大雪。
郭昕回忆起当年刚到西域时的情景。
那时,他和身边的袍泽正值年少,年轻力壮,身体硬朗。
而如今,已是一群白发苍苍、浑身是伤的老头子了。
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褶,牙齿漏风的阿伊慕,提着一把菜刀,悄声来到郭昕身边,和他并肩而立,苍老的面容带着幸福的笑。
雪风吹着她耳旁枯草般的碎发,除了那双清澈的眼神,再无年轻时候的美貌。
美人白头,英雄迟暮。
……
黄沙,白雪,朱颜不再的美人,垂垂老矣的英雄。
“这一幕拍的真美。”
李城唏嘘感叹。
荧幕上,郭昕也唏嘘感叹。
张嘴想对阿伊慕说什么,最后却沉默无言,只能对她笑笑,笑中,带着爱意,带着歉疚。
“将军,可愿再看小女子舞一曲?”
郭昕目露回忆:“可。”
阿伊慕的舞姿已不如从前灵动优美,可郭昕看得很认真,就像回到了当初。
镜头快速穿插剪辑,年轻的阿伊慕和年老的阿伊慕,逐渐在郭昕眼中混为一人。
城下,敌军严阵以待,和阿伊慕的白衣和舞姿,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然,战鼓擂响,敌军推着各种攻城器械,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阿伊慕依旧在舞蹈,郭昕一按刀柄,声音苍老但依旧威严:
“众将士听令,杀!”
近千白发老兵举起长缨,齐声高呼:
“杀!杀!杀!”
……
最后的战争就这么突如其来的爆发。
《最后的大都护(莫西干人)》音乐响起,南箫低沉的音色,淳厚苍茫,粗犷幽远,瞬间谱出了一曲悲歌。
茫茫大漠中,孤烟燃起,黄昏时鹰飞长空,漫天大雪飞舞。
南箫声中,孤城上,大唐的旗帜高高飘扬,白发老兵铠甲残破,锋利的横刀缺口连连。
古稀之年的郭昕,手持横刀,苍老的身躯脊背依旧笔直,面对十数倍于己的敌人,毫无惧色,用他不算洪亮的声音,指挥若定。
年迈的弓箭手,举着年轻时曾受伤的左臂,熟悉的瞄准敌人。
须发皆白的鼓手,捶打着变形的牛皮破鼓,力度不大,声音不响,但足以穿透龟玆。
墙垛与敌厮杀的老兵们,笑迎孔武有力的强敌慷慨赴死。
他们早就想好了自己的结局,军人当保家卫国,马革裹尸。
被敌人砍倒再也无力站起来的将士,眼神不甘,恨不能重回年轻,这样就能够再在西域征战几十年!
有的弥留之际,面带微笑,仿佛回到了他们无数夜里梦回的故土,见到了思念已久的中原亲人。
哀怆苍凉、寂寥悲壮、略带颤音的音乐中,安西老兵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却无一人投降。
前一个战死,后一个补上,视死如归。
……
放映厅里,已经有部分敏感的观众,湿了眼眶。
李城也紧握着双拳,双眼通红:
“这配乐,太犯规了!”
敌众我寡,实力悬殊,所有看电影的人都能预料这些在西域为大唐征战五十多年的郭昕和安西军的最终结局。
明白无力回天,但又希望有奇迹发生。
可直到电影最后,奇迹也没有发生。
厮杀过后,所剩不多的老兵,聚拢在郭昕身后,他们眼神坚定,高举横刀,慷慨激昂的随郭昕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阵。
成千上万的敌军庞大军阵,冲过来的郭昕和最后的安西老兵,显得那么渺小,如飞蛾扑火,如卵击石。
却绝不回头。
最终全部壮烈战死。
郭昕倒下前,最后一眼凝视的方向,是东方。
那里,有中原,有长安,也有故乡。
随着配乐最后一段凄凉悲恸、苍茫幽远、直击灵魂的女声低吟,放映厅里不少人再也蚌埠住了。
低低的吸气声中,电影落下帷幕。
……
可惜好景不长,沙陀被吐蕃利诱中计,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失守。
扬袭古率两千多残兵前往西州,而后与回纥数次出兵,意图收复庭州,皆以失败告终。
而扬袭古,最后也被回纥可汗诱杀。
消息传到郭昕耳里,郭昕第一次在麾下将士面前失声痛苦。
北庭的陷落,让安西彻底孤立无援,腹背受敌,面临吐蕃的几面围攻。
不甘坐以待毙,郭昕联络回鹘部落,内修甲兵,整军备战,多次打退吐蕃进攻的同时,在公元793年发起了一次绝地反击,收复了北庭。
在配乐《英雄的黎明》雄浑悲壮,气势恢宏的烘托下,此后几年,郭昕率领安西军和吐蕃在北庭反复拉锯,攻陷,收复,再攻陷,再收复。
常年的征战,安西军人数已经不足5000,且多为老兵,极少青壮,但他们屡屡凭借地势,靠勇气和信念,挫败吐蕃。
公元803年,吐蕃再一次攻陷北庭,而这一次,安西军再也无力反击,只能退守四镇。
丢失了侧翼,安西都护府风雨飘摇,摇摇欲坠。
吐蕃则趁胜追击,进攻安西都护府驻节的重镇,龟玆,企图一战而下。
危机时,已经年近古稀之年的郭昕,再度联合回鹘,绝地反击,扭转了局势,围歼了大股敌军。
大唐在西域的统治,因此又延长了五年。
……
但安西军断绝兵源和钱粮补给,甚至连兵器铠甲都残破不堪,吐蕃攻陷四镇只是时间问题。
李城和参加首映式的观众,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郭昕和他麾下这些老兵的结局。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
冬天。
郭昕和他的安西军,只剩下龟玆一城可以坚守。
五十年的征战,历经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五朝,郭昕和千余名将士们,已经垂垂老矣,满头白发。
吐蕃不敢掉以轻心,调集大军,合围龟玆。
城墙上,已过古稀之年的郭昕,身穿残破的明光铠,远眺如临大敌、渐渐围拢的敌军,唏嘘一笑。
当初从长安随他而来的那200人队伍,经过五十多年的征战,只有两人还活着。
此时两人站在郭昕身后,弓腰驼背,骨瘦如柴,但提刀的手依旧有力,青筋暴起。
一如当年一样,只要郭昕一声令下,他们就会义无反顾的迎敌。
天空乌压压的,不知何时飘起了大雪。
郭昕回忆起当年刚到西域时的情景。
那时,他和身边的袍泽正值年少,年轻力壮,身体硬朗。
而如今,已是一群白发苍苍、浑身是伤的老头子了。
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褶,牙齿漏风的阿伊慕,提着一把菜刀,悄声来到郭昕身边,和他并肩而立,苍老的面容带着幸福的笑。
雪风吹着她耳旁枯草般的碎发,除了那双清澈的眼神,再无年轻时候的美貌。
美人白头,英雄迟暮。
……
黄沙,白雪,朱颜不再的美人,垂垂老矣的英雄。
“这一幕拍的真美。”
李城唏嘘感叹。
荧幕上,郭昕也唏嘘感叹。
张嘴想对阿伊慕说什么,最后却沉默无言,只能对她笑笑,笑中,带着爱意,带着歉疚。
“将军,可愿再看小女子舞一曲?”
郭昕目露回忆:“可。”
阿伊慕的舞姿已不如从前灵动优美,可郭昕看得很认真,就像回到了当初。
镜头快速穿插剪辑,年轻的阿伊慕和年老的阿伊慕,逐渐在郭昕眼中混为一人。
城下,敌军严阵以待,和阿伊慕的白衣和舞姿,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然,战鼓擂响,敌军推着各种攻城器械,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阿伊慕依旧在舞蹈,郭昕一按刀柄,声音苍老但依旧威严:
“众将士听令,杀!”
近千白发老兵举起长缨,齐声高呼:
“杀!杀!杀!”
……
最后的战争就这么突如其来的爆发。
《最后的大都护(莫西干人)》音乐响起,南箫低沉的音色,淳厚苍茫,粗犷幽远,瞬间谱出了一曲悲歌。
茫茫大漠中,孤烟燃起,黄昏时鹰飞长空,漫天大雪飞舞。
南箫声中,孤城上,大唐的旗帜高高飘扬,白发老兵铠甲残破,锋利的横刀缺口连连。
古稀之年的郭昕,手持横刀,苍老的身躯脊背依旧笔直,面对十数倍于己的敌人,毫无惧色,用他不算洪亮的声音,指挥若定。
年迈的弓箭手,举着年轻时曾受伤的左臂,熟悉的瞄准敌人。
须发皆白的鼓手,捶打着变形的牛皮破鼓,力度不大,声音不响,但足以穿透龟玆。
墙垛与敌厮杀的老兵们,笑迎孔武有力的强敌慷慨赴死。
他们早就想好了自己的结局,军人当保家卫国,马革裹尸。
被敌人砍倒再也无力站起来的将士,眼神不甘,恨不能重回年轻,这样就能够再在西域征战几十年!
有的弥留之际,面带微笑,仿佛回到了他们无数夜里梦回的故土,见到了思念已久的中原亲人。
哀怆苍凉、寂寥悲壮、略带颤音的音乐中,安西老兵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却无一人投降。
前一个战死,后一个补上,视死如归。
……
放映厅里,已经有部分敏感的观众,湿了眼眶。
李城也紧握着双拳,双眼通红:
“这配乐,太犯规了!”
敌众我寡,实力悬殊,所有看电影的人都能预料这些在西域为大唐征战五十多年的郭昕和安西军的最终结局。
明白无力回天,但又希望有奇迹发生。
可直到电影最后,奇迹也没有发生。
厮杀过后,所剩不多的老兵,聚拢在郭昕身后,他们眼神坚定,高举横刀,慷慨激昂的随郭昕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阵。
成千上万的敌军庞大军阵,冲过来的郭昕和最后的安西老兵,显得那么渺小,如飞蛾扑火,如卵击石。
却绝不回头。
最终全部壮烈战死。
郭昕倒下前,最后一眼凝视的方向,是东方。
那里,有中原,有长安,也有故乡。
随着配乐最后一段凄凉悲恸、苍茫幽远、直击灵魂的女声低吟,放映厅里不少人再也蚌埠住了。
低低的吸气声中,电影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