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聪明人不会少
蔡邕觉得董卓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
甚至是狂妄的撒盐。
不过董卓却没在乎蔡邕的情绪。
先前在讨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本蒙学读物后,董卓忽然想起来,蔡邕领了一群人在洛阳刻了许多石碑。
这些石碑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刻成后立于当时的洛阳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所在地。
所有的石碑加起来有四十六块,每块三米多高、一米多宽,一共刻了八年。
董卓想起这些石碑,到不是因为他觉得石碑上的东西有多难得,毕竟他也不是一个儒者。
他之所以会想到这些石碑,是因为石碑刻成后,“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石碑刻成之后,看的人很多,这个也不重要,重要是有“摹写者”。
所谓摹写者,就是去拓印的人。
用纸紧紧覆盖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的人。
想到这里,董卓不由想到,这不是类似于雕版印刷嘛!正因此董卓这才又将蔡邕、杨彪二人喊了回来。
“伯喈、文先,方才本相忽然有个想法,且说与你们听听。”
“至蔡侯造纸以来,如今已过去有百余年时间,但我大汉朝用纸的还不是特别多,大多用竹简、绢帛。”
“先前在伯喈家中发现了宣纸,本相特地命人去寻了那造纸之人,而后又命宫中匠作继续改进纸张。”
“方才想起当年你在洛阳刻的那些个石碑,据说观者如堵,其中不乏临摹者。”
“本相的想法是,若是用木板将字反刻其上,在将纸印上去,这样以来要比抄书要快上许多,而且纸张轻便便于携带,适合大规模推广开来。”
董卓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此言一出,杨彪脸色出现了一瞬间的阴沉,那丝阴戾一闪及逝,但还是被董卓察觉到了。
而在下首的蔡邕听了董卓的话,不自觉的瞟了杨彪一眼。
董卓心中暗恨道,果不其然。
这群老家伙其实心中早就知道可以这么干,但自己没想到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提醒自己。
现在想想,那些个士子都知道用纸去石碑上拓印,难道聪明如杨彪、蔡邕者他们不会想到?
但是他们想到了,却没有想着去大规模拓印成书,这又是为何?
因为他们出不起这个钱?
做不起这个雕版?!
不。
都不是。
只是因为如今这世道能够有学问的都是上层人士,而这些人都是一层一层的关系户,普通人是没有机会接触到的。
当然,这其中更重要的是,这群上层人士不想让普通人接触到。
他们形成了一定形势的垄断。
对知识的垄断。
怎么垄断效果最好?最简单的就是让你无书可读。
如果书多了,读书的人多了,那么这种垄断就会被打破,固有的既得利益者便会丢掉一部分利益。
能够学习,已经开始学习的人自然是同一个圈子里面的人,这些人当然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正因此,就算知道可以用拓印的方式去大规模制造出书籍,他们也不会这么去做。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蔡邕。
蔡邕创出“飞白”体,在读书人中不可谓不聪慧,难道他没有想到用拓印之法而成书?
董卓觉得,蔡邕不会没有想到。
那么蔡邕明知可以这么用,为何却没有主动去使用,反而家中之书依然用的竹简?
蔡邕也是读书人,他也要维护自己的圈子,就算是他不想维护,去大力推行,恐怕也会被同样圈子内的人所排斥。
先行者必然是困难的,在如今的圈子里,如果被其他人排斥,那后果不言而喻。
当然,这些都是董卓以最大的恶意前去揣摩的,如果善意的去想,可能是因为现在制造纸张的难度太大?
也可能因为现在制造纸张的成本太高?
或者是是因为……
他们没想到?!
这个到还真有可能,毕竟董卓是以过来的眼光看以前,蔡邕、杨彪没想到也应该有可能。
不过董卓刚才一直在观察杨彪和蔡邕的表情,很显然,他们应该也想到过。
之前种种已成过去,董卓也不怪蔡邕、杨彪他们刻意隐瞒,毕竟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也没有什么错。
做人不能太白莲花了。
董卓轻笑一声,“伯喈,文先,方才董某的点子如何?”
董卓笑眯眯的看着杨彪和蔡邕,静待他们回答。
杨彪轻吸了一口气,缓声道:“相国此策不可谓不妙,只不过若是用临摹之法,这书中之意,字中之神难免会有些缺失。”
“嗯。”董卓点了点头,笑道,“文先言之有理。”
“伯喈以为如何?”
蔡邕眉头一皱,轻声道:“相国此法的确可行,有得必有失,不过若是能让百姓都能读上书,恐怕有些困难。”
董卓眉头一挑,笑道,“嗯,伯喈言之亦有理。”
……
……
沉默。
董卓言罢,便不在说话,杨彪、蔡邕二人也沉静下来,会客厅中变的针落可闻。
“咳。”一声轻咳,董卓打破了沉默。
“方才伯喈说的好,有的有失,董某思虑了一番,觉得还是得多于失,董某准备先在雍州推行这木板拓印。”
“董某称之为,雕版印刷。”
“此作坊当为官办,以后要刊印何书均有朝廷决定,伯喈、文先以为如何?”董卓静静的看着杨彪、蔡邕二人。
蔡邕闻言,直接行礼道:“明公此策,大善。”
杨彪也紧跟着行礼道:“明公此策,大善。”
“哈哈哈。”董卓放声大笑,“好,既然如此那便如此决定了,明日吾便上奏陛下,先由雍州开始推行。”
“不过这作坊运作起来颇费钱财,总不能做亏本买卖,以董某的意思看,还是可以试试印制一些书籍,发卖出去,这样的话,想必会更好一些。”
说到这里,董卓询问道:“伯喈、文先,你二人可知,如今世上可有什么关于农业的书?”
“关于农业?!”
“正是,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董某想来这世上总归有一些不只是只关心经义,还关心农务的人吧?”
(本章完)
蔡邕觉得董卓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
甚至是狂妄的撒盐。
不过董卓却没在乎蔡邕的情绪。
先前在讨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本蒙学读物后,董卓忽然想起来,蔡邕领了一群人在洛阳刻了许多石碑。
这些石碑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刻成后立于当时的洛阳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所在地。
所有的石碑加起来有四十六块,每块三米多高、一米多宽,一共刻了八年。
董卓想起这些石碑,到不是因为他觉得石碑上的东西有多难得,毕竟他也不是一个儒者。
他之所以会想到这些石碑,是因为石碑刻成后,“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石碑刻成之后,看的人很多,这个也不重要,重要是有“摹写者”。
所谓摹写者,就是去拓印的人。
用纸紧紧覆盖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的人。
想到这里,董卓不由想到,这不是类似于雕版印刷嘛!正因此董卓这才又将蔡邕、杨彪二人喊了回来。
“伯喈、文先,方才本相忽然有个想法,且说与你们听听。”
“至蔡侯造纸以来,如今已过去有百余年时间,但我大汉朝用纸的还不是特别多,大多用竹简、绢帛。”
“先前在伯喈家中发现了宣纸,本相特地命人去寻了那造纸之人,而后又命宫中匠作继续改进纸张。”
“方才想起当年你在洛阳刻的那些个石碑,据说观者如堵,其中不乏临摹者。”
“本相的想法是,若是用木板将字反刻其上,在将纸印上去,这样以来要比抄书要快上许多,而且纸张轻便便于携带,适合大规模推广开来。”
董卓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此言一出,杨彪脸色出现了一瞬间的阴沉,那丝阴戾一闪及逝,但还是被董卓察觉到了。
而在下首的蔡邕听了董卓的话,不自觉的瞟了杨彪一眼。
董卓心中暗恨道,果不其然。
这群老家伙其实心中早就知道可以这么干,但自己没想到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提醒自己。
现在想想,那些个士子都知道用纸去石碑上拓印,难道聪明如杨彪、蔡邕者他们不会想到?
但是他们想到了,却没有想着去大规模拓印成书,这又是为何?
因为他们出不起这个钱?
做不起这个雕版?!
不。
都不是。
只是因为如今这世道能够有学问的都是上层人士,而这些人都是一层一层的关系户,普通人是没有机会接触到的。
当然,这其中更重要的是,这群上层人士不想让普通人接触到。
他们形成了一定形势的垄断。
对知识的垄断。
怎么垄断效果最好?最简单的就是让你无书可读。
如果书多了,读书的人多了,那么这种垄断就会被打破,固有的既得利益者便会丢掉一部分利益。
能够学习,已经开始学习的人自然是同一个圈子里面的人,这些人当然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正因此,就算知道可以用拓印的方式去大规模制造出书籍,他们也不会这么去做。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蔡邕。
蔡邕创出“飞白”体,在读书人中不可谓不聪慧,难道他没有想到用拓印之法而成书?
董卓觉得,蔡邕不会没有想到。
那么蔡邕明知可以这么用,为何却没有主动去使用,反而家中之书依然用的竹简?
蔡邕也是读书人,他也要维护自己的圈子,就算是他不想维护,去大力推行,恐怕也会被同样圈子内的人所排斥。
先行者必然是困难的,在如今的圈子里,如果被其他人排斥,那后果不言而喻。
当然,这些都是董卓以最大的恶意前去揣摩的,如果善意的去想,可能是因为现在制造纸张的难度太大?
也可能因为现在制造纸张的成本太高?
或者是是因为……
他们没想到?!
这个到还真有可能,毕竟董卓是以过来的眼光看以前,蔡邕、杨彪没想到也应该有可能。
不过董卓刚才一直在观察杨彪和蔡邕的表情,很显然,他们应该也想到过。
之前种种已成过去,董卓也不怪蔡邕、杨彪他们刻意隐瞒,毕竟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也没有什么错。
做人不能太白莲花了。
董卓轻笑一声,“伯喈,文先,方才董某的点子如何?”
董卓笑眯眯的看着杨彪和蔡邕,静待他们回答。
杨彪轻吸了一口气,缓声道:“相国此策不可谓不妙,只不过若是用临摹之法,这书中之意,字中之神难免会有些缺失。”
“嗯。”董卓点了点头,笑道,“文先言之有理。”
“伯喈以为如何?”
蔡邕眉头一皱,轻声道:“相国此法的确可行,有得必有失,不过若是能让百姓都能读上书,恐怕有些困难。”
董卓眉头一挑,笑道,“嗯,伯喈言之亦有理。”
……
……
沉默。
董卓言罢,便不在说话,杨彪、蔡邕二人也沉静下来,会客厅中变的针落可闻。
“咳。”一声轻咳,董卓打破了沉默。
“方才伯喈说的好,有的有失,董某思虑了一番,觉得还是得多于失,董某准备先在雍州推行这木板拓印。”
“董某称之为,雕版印刷。”
“此作坊当为官办,以后要刊印何书均有朝廷决定,伯喈、文先以为如何?”董卓静静的看着杨彪、蔡邕二人。
蔡邕闻言,直接行礼道:“明公此策,大善。”
杨彪也紧跟着行礼道:“明公此策,大善。”
“哈哈哈。”董卓放声大笑,“好,既然如此那便如此决定了,明日吾便上奏陛下,先由雍州开始推行。”
“不过这作坊运作起来颇费钱财,总不能做亏本买卖,以董某的意思看,还是可以试试印制一些书籍,发卖出去,这样的话,想必会更好一些。”
说到这里,董卓询问道:“伯喈、文先,你二人可知,如今世上可有什么关于农业的书?”
“关于农业?!”
“正是,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董某想来这世上总归有一些不只是只关心经义,还关心农务的人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