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高顺和霍峻,王坚三人一同镇守的雄关,姜山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人能够将它攻破。
即使是无比熟悉函谷关的秦御,也一样如此。
心中悄悄立下flag的姜山,坐在淮野王城的王座之上,看向了面前的孙树敖等人。
“人口没有经过人口核查,无法得出准确的数量,大致约为两千一百万人。
另有储备粮四千万石,以及各类牛羊无数。”
这些粮食是淮野虎利用商邑城的财物,通过水运购买而来的。
它们几乎榨干了淮野虎,就连原本一些虓氏积累的宝物都不得不变卖。
但即使这样,淮野虎却不愿意贩卖出去一匹战马。
由此可见,淮野虎本身是有着相当宏大的志向和长远眼光的。
可惜,生不逢时。
姜山听到此处,欣喜的点了点头。
这些粮食已经足以让他稳定淮野之地的局势了。
随后,他的目光看向了旁边将近三百人的庞大队伍。
这些是那些降伏的大小部落,按照姜山的想法,将部落中最有能力和最优秀的一批人送了过来。
现在的淮野之地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大夏的人手还未输送过来。
而且大夏目前的人才底蕴,也无法将淮野之地像汉水盆地那样顺畅的运转起来。
现在所有氏族和部落统领的权力已经被姜山剥夺,并以军管进行控制。
这样虽然能够保证局势的稳定和权力的平稳过渡,却不能一直这样进行下去。
所以挑选一批这里土生土长的优秀人才。
一方面扩充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快速稳定局势。
想到这里的姜山,眯着眼睛看向了眼前的这些人。
因为姜山说过要年轻的人,所以那些老老朽且能力并不出众的人,并未出现在这里。
而这些人中共有十二个二流武将,一百多个二流武将,以及众多普通武将。
只不过这些人中大多都是武将,只能将大夏军队的框架搭建起来,但行政方面还是缺少良多。
三流和普通武将,姜山只是略微看了一眼,没有发现什么独特的天赋之后,便将目光移到了二流武将之中。
十二个人中,有九个都是武力和统帅出众的大将。
剩下的三个中,两个是智力,还有一个是罕见的政治人才。
只不过属性确是比较常见的提高行政效率,只能算是人才却算不上大才。
看到这里,姜山有些失望。
不过,还是伸手将他们大概的分出了几个类别。
能被选为执政一方的,除了智力和政治必须达到60以上,同时忠诚度也必须同时高于60。
300多人中能够同时满足这两项条件的,也只有二十多人。
其余只满足一项的,则被暂且任命为一个小吏,以观后效。
这一批人安排下去,就几乎可以将淮野之地的局势真正稳定下去。
等到将来人才充足之后,再将这批人进行审查。
能力不足的贬落,贪污腐败的革除查办,结党营私的异地为官。
反正这些人的各项属性在姜山的眼中分毫毕现,所以一切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但他们其实都算还好,最倒霉的是三十多个忠诚度居然在零以下的人。
他们在被尽数点出之后,直接被辛弃疾当场擒拿。
有这种好感度的,不是已经叛变就是准备叛变。
至于拿下他们的理由。
来俊臣走的时候可还留有几道案碟,随便将他们的名字填上去。
然后让赵括带着公孙瓒和白马义从千里奔袭,查找罪证即可。
在二者双重天赋加持之下,白马义从当真是有着飞一般的速度,一天之内几乎可以来回淮野之地。
在这种速度之下,没有任何人可以提前通风报信。
而这些人中其实不必全部查出,只要有一半以上的人有了确凿的证据,就足以堵住悠悠众口了。
将这些外人全部安排处置妥当之后,姜山才看着面前的辛弃疾几人,开始了这一次大型的战略会议。
“目前的大夏共有降兵四十万,他们大多被收缴了武器,集中到了田裕城之中。
我们会在其中选出二十万精锐部队,加入到大夏的常备军之中。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淮野之地的总兵力只有三十万,但个个都是精锐。
十万分散于各个城池之中稳定局势,五万在东方的函谷关进行驻守。
还有十万驻扎在北方的三座城池之中,预防着赵国可能出现的突然袭击。”
辛弃疾将目前大夏的军队情况进行了汇总。
大夏对于士卒的态度,一直是宁缺勿滥,绝对不搞什么人海战术。
好在高顺的存在,让大夏士卒的训练速度大幅加快。
而以现在大夏三千万的人口,即使是五十比一,也足以供养六十万士卒。
“淮野之地的人口,目前主要集中在九座于城池和他们周围的部落和村庄。
但是淮野之地广大的平原,却没有被开发。
各个城池之间犹如一座座孤岛,除了商贸以外互不相连。
大夏预计会在将来的时间中,再次开拓二十亿亩良田,主要集中在城池旁边平原之中。
在转游畜牧为农耕之后,配套的村庄和城镇必须预先进行规划并开展建设。
由于这种突然的转变,必然会使一部分人不适应。
所以我们也准备保留一部分畜牧的人口,将数量庞大的牛羊进行集中管理。
同时在牧守城,黑马城,田裕城三座城池中间,选一片肥草丰茂,气候宜人的谷地,作为未来的主要养马场。
大夏目前的战马共有三百六十万,其中还算上了那些氏族和部落之中属于私产的战马。
这些原本半游牧的部落,都有着相当量数量的人才,极为擅长养马。
君上可以将这些马匹进行集中,以大规模的养殖提高他们的质量和能力。”
孙叔敖将目前淮野之地基本的格局诉说清楚之后。
姜山默默的点了点头。
马蹬和马鞍在这一次的战争中,其实并不十分显眼。
但已经大规模具装的他们,很有可能会被有心人观察到,并将消息传出去。
所以大夏战马和骑兵的培育,必须快速提上日程。
这样才能在装备先进的情况下,打出更多的优势。
由高顺和霍峻,王坚三人一同镇守的雄关,姜山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人能够将它攻破。
即使是无比熟悉函谷关的秦御,也一样如此。
心中悄悄立下flag的姜山,坐在淮野王城的王座之上,看向了面前的孙树敖等人。
“人口没有经过人口核查,无法得出准确的数量,大致约为两千一百万人。
另有储备粮四千万石,以及各类牛羊无数。”
这些粮食是淮野虎利用商邑城的财物,通过水运购买而来的。
它们几乎榨干了淮野虎,就连原本一些虓氏积累的宝物都不得不变卖。
但即使这样,淮野虎却不愿意贩卖出去一匹战马。
由此可见,淮野虎本身是有着相当宏大的志向和长远眼光的。
可惜,生不逢时。
姜山听到此处,欣喜的点了点头。
这些粮食已经足以让他稳定淮野之地的局势了。
随后,他的目光看向了旁边将近三百人的庞大队伍。
这些是那些降伏的大小部落,按照姜山的想法,将部落中最有能力和最优秀的一批人送了过来。
现在的淮野之地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大夏的人手还未输送过来。
而且大夏目前的人才底蕴,也无法将淮野之地像汉水盆地那样顺畅的运转起来。
现在所有氏族和部落统领的权力已经被姜山剥夺,并以军管进行控制。
这样虽然能够保证局势的稳定和权力的平稳过渡,却不能一直这样进行下去。
所以挑选一批这里土生土长的优秀人才。
一方面扩充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快速稳定局势。
想到这里的姜山,眯着眼睛看向了眼前的这些人。
因为姜山说过要年轻的人,所以那些老老朽且能力并不出众的人,并未出现在这里。
而这些人中共有十二个二流武将,一百多个二流武将,以及众多普通武将。
只不过这些人中大多都是武将,只能将大夏军队的框架搭建起来,但行政方面还是缺少良多。
三流和普通武将,姜山只是略微看了一眼,没有发现什么独特的天赋之后,便将目光移到了二流武将之中。
十二个人中,有九个都是武力和统帅出众的大将。
剩下的三个中,两个是智力,还有一个是罕见的政治人才。
只不过属性确是比较常见的提高行政效率,只能算是人才却算不上大才。
看到这里,姜山有些失望。
不过,还是伸手将他们大概的分出了几个类别。
能被选为执政一方的,除了智力和政治必须达到60以上,同时忠诚度也必须同时高于60。
300多人中能够同时满足这两项条件的,也只有二十多人。
其余只满足一项的,则被暂且任命为一个小吏,以观后效。
这一批人安排下去,就几乎可以将淮野之地的局势真正稳定下去。
等到将来人才充足之后,再将这批人进行审查。
能力不足的贬落,贪污腐败的革除查办,结党营私的异地为官。
反正这些人的各项属性在姜山的眼中分毫毕现,所以一切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但他们其实都算还好,最倒霉的是三十多个忠诚度居然在零以下的人。
他们在被尽数点出之后,直接被辛弃疾当场擒拿。
有这种好感度的,不是已经叛变就是准备叛变。
至于拿下他们的理由。
来俊臣走的时候可还留有几道案碟,随便将他们的名字填上去。
然后让赵括带着公孙瓒和白马义从千里奔袭,查找罪证即可。
在二者双重天赋加持之下,白马义从当真是有着飞一般的速度,一天之内几乎可以来回淮野之地。
在这种速度之下,没有任何人可以提前通风报信。
而这些人中其实不必全部查出,只要有一半以上的人有了确凿的证据,就足以堵住悠悠众口了。
将这些外人全部安排处置妥当之后,姜山才看着面前的辛弃疾几人,开始了这一次大型的战略会议。
“目前的大夏共有降兵四十万,他们大多被收缴了武器,集中到了田裕城之中。
我们会在其中选出二十万精锐部队,加入到大夏的常备军之中。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淮野之地的总兵力只有三十万,但个个都是精锐。
十万分散于各个城池之中稳定局势,五万在东方的函谷关进行驻守。
还有十万驻扎在北方的三座城池之中,预防着赵国可能出现的突然袭击。”
辛弃疾将目前大夏的军队情况进行了汇总。
大夏对于士卒的态度,一直是宁缺勿滥,绝对不搞什么人海战术。
好在高顺的存在,让大夏士卒的训练速度大幅加快。
而以现在大夏三千万的人口,即使是五十比一,也足以供养六十万士卒。
“淮野之地的人口,目前主要集中在九座于城池和他们周围的部落和村庄。
但是淮野之地广大的平原,却没有被开发。
各个城池之间犹如一座座孤岛,除了商贸以外互不相连。
大夏预计会在将来的时间中,再次开拓二十亿亩良田,主要集中在城池旁边平原之中。
在转游畜牧为农耕之后,配套的村庄和城镇必须预先进行规划并开展建设。
由于这种突然的转变,必然会使一部分人不适应。
所以我们也准备保留一部分畜牧的人口,将数量庞大的牛羊进行集中管理。
同时在牧守城,黑马城,田裕城三座城池中间,选一片肥草丰茂,气候宜人的谷地,作为未来的主要养马场。
大夏目前的战马共有三百六十万,其中还算上了那些氏族和部落之中属于私产的战马。
这些原本半游牧的部落,都有着相当量数量的人才,极为擅长养马。
君上可以将这些马匹进行集中,以大规模的养殖提高他们的质量和能力。”
孙叔敖将目前淮野之地基本的格局诉说清楚之后。
姜山默默的点了点头。
马蹬和马鞍在这一次的战争中,其实并不十分显眼。
但已经大规模具装的他们,很有可能会被有心人观察到,并将消息传出去。
所以大夏战马和骑兵的培育,必须快速提上日程。
这样才能在装备先进的情况下,打出更多的优势。